周二(11月4日),A股港股市场双双回调,医药板块再陷调整,创新药、医疗器械、CXO等题材尽墨。不过多只代表性ETF场内出现溢价,“逆行”资金或不在少数。
A股创新药大幅下挫,跌6.79%居首,、跌超5%,全市场唯一药ETF(562050)重仓创新药,场内收跌2.22%连失5日及10日均线,收盘价创本轮调整新低。
医疗板块同步下行,CXO概念集体走低,跌4.81%,跌2.7%;医械巨头跌2.36%,医美龙头跌3.46%。A股最大医疗ETF(512170)重仓医疗器械及CXO,场内收跌1.63%。
从日K走势来看,医疗ETF(512170)走出两连阴,今日下影线逼近半年线,场内大幅放量,成交7.14亿元,环比大增6成,伴随全天高频溢价迹象,或有巨量资金在半年线附近逢跌介入。
港股创新药连涨两日后首度回调,波动较大。100%创新药研发标的——港股通创新药ETF(520880)场内跌2.61%止步两连阳,缩量成交3.47亿元,所覆盖的37家创新药研发类公司仅和黄医药1股收红,权重股康方生物跌6%,三生制药跌5.85%。
值得关注的是,尽管今日行情不济,“520880”成功守住了5日和10日线,短线调整或为布局良机。场内全天溢价对此有所印证,收盘溢价率仍近1%,显示买盘资金尤为旺盛,低吸资金或积极介入。
消息面,11月3日,历时五天的医保谈判与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落下帷幕。今年是首次引入创新药目录的一年,数百家药企代表轮番登场,中外药企高值创新药以及CAR-T疗法成为焦点。据悉,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正式结果预计于12月上旬公布。
开源证券指出,当前纳入医保+商保的创新药大多处于放量初期,随着医保支持创新药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我们认为纳入目录的创新药收入有望快速提升,患者有望持续受益,同时相关创新药企也随之迎来弹性增长。
就二级市场表现,认为,8-10月创新药的调整是相对良性的,行业基本面并未发展负向变化且持续正向发展,而长周期来看当前医药板块仍处于相对底部区间,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和上升潜力,随着三季报披露完毕、市场风格切换,医药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。
策略角度,港股通创新药ETF(520880)丰晨成表示,总体来看,我们认为当下是中长期维度配置生物医药板块的高胜率区间,并建议在板块内部做均衡配置:1)大小市值维度,行情中期往后或逐步向大市值白马公司轮动;2)板块内部平衡,对于器械设备、医疗服务等滞涨板块,可以和创新药组合均衡布局。
提醒: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,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。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,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。
注: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,截至2025.10.31,医疗ETF规模256亿元,在全市场医药类ETF中规模最大(1/50)。药ETF是全市场首只也是目前唯一跟踪中证制药指数的ETF。
风险提示:港股通创新药ETF被动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,该指数基日为2020.12.31,发布日期为2023.7.17,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发布以来各个完整年度涨跌幅为:2021年,-22.72%;2022年,-16.48%;2023年,-19.76%;2024年,-14.16%。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,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。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,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。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港股通创新药ETF、医疗ETF联接基金的风险等级为R4-中高风险,适宜积极型(C4)及以上的投资者,医疗ETF、药ETF的风险等级为R3-中风险,适宜平衡型(C3)及以上的投资者。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。另,本文中的任何观点、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,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。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,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,基金投资有风险,基金投资须谨慎。


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